运动、唯有运动、运动,才能塑造出孩子完整的人格!
运动不只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
也是心理和社会能力综合发展的关键
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运动
最近,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份大规模研究结果,专家们对168个国家的近200万人的身体活跃度进行了研究。
活跃的人是指每周至少有75分钟密集的体育锻炼或每周150分钟适度的体育活动
以上数据为各国不运动的数据比其中,最活跃、最经常锻炼的国家是乌干达,中国也在活跃国家的名单里。
研究结果显示,有14.1%的中国人不锻炼,而许多疾病的产生恰恰与人的不锻炼有间接甚至直接的关系。
之前,清华大学就有规定,从2017年本科新生开始,游泳将与毕业绑定。也就是说,如果到毕业,学生还学不会游泳,学校将不给他毕业证!而早在2008年,清华也曾规定长跑为学生必修课程,达不到要求,一样不准毕业。
一时舆论哗然,有点赞的,毕竟游泳是必要的求生手段,也是极好的锻炼身体的运动,但也有不少人表示“不可理喻”,有人嘲讽“高校把学问教好就行”,有人哀嚎“何必让旱鸭子们去吃这个苦”……
无论是哪种声音,都有一句潜台词——“运动可没有其他事情重要啊。”
网络段子曾说,“要让中国足球在十年内赶上世界一流?高考加一门足球。”由此也能看出,
家长更愿意孩子把时间花在带来“具体好处”的事情上,至于身体嘛,以后“成功”了,再慢慢锻炼吧。
但养成运动的习惯,从来都不只为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,更为培养孩子完整的人格——这种培养,越早越好。
运动这份苦,让孩子争着吃有人整理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成长差异,话糙理不糙:
1-4岁:基本相同。5-8岁:中国孩子开始上培训班;美国孩子跟老爸去打棒球。
9-12岁:中国孩子继续上培训班;美国孩子放学就打球、跑步甚至健身。
13-18岁:中国孩子还在上培训班;美国孩子的肌肉开始成型。
19-23岁:中国孩子摆脱长年的考试压力,宅在宿舍里;美国孩子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健身锻炼。
在美国,运动已经成了青少年之间的一种社交文化。在美国任何一所学校,每学期都有各种体育球类的训练营,
平常每周训练一次,周末还要出去打校际比赛。你以为有这么多专业教练吗?
没有。在小学阶段,这些孩子的教练就是由家长志愿者来做的。家长会轮流值日,给所有孩子准备零食和饮料。
结业那天,还会为孩子们准备好定制的奖杯,上面刻有每个孩子的名字。
很多学校还会把体育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融合到一起。比如,让学生在掷球时检验牛顿运动定律,
把山脉的名字写在攀岩墙上,进行与骨骼结构或食品种类有关的小测验,
在学习肌肉和呼吸系统时,知道如何使用计步器以及如何计算最佳心率……
其他不少国家,也把运动作为孩子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。
比如英国。来自英国校长协会的一则数据表明,目前,英国私立学校学生每周平均运动时间长达5-6小时,
是公立学校的一倍以上,而运动项目多达40种。
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前、课后体育俱乐部,周末的比赛,不说住校的私立学生早上6点起去跑马拉松、打橄榄球,许多走读学生也得在早上7点半到校参加足球、英式篮球的训练,课后也许还有到5点半的曲棍球、板球、网球俱乐部。
每个周末,许多私立学校操场上从8点起就聚集着或比赛或训练的孩子们,家长则大衣围巾,
抱着热咖啡在旁边观战。如果赶上小雨或者微雪的天气,孩子们到回家时基本与在草地里滚完了的五花小狗无异,
恨不能直接扔到花园里拿水管从头至脚冲个痛快。
再比如日本。在日本小学里,体育课的被重视程度也超乎人们现象,其中最有名的,就是“冬季耐寒训练”。
日本孩子大都从幼儿园开始,就要参加“冬季持久走大会”。每年年底进入冬季开始,日本小学的全体孩子,都要利用课余时间,去操场上跑步训练耐力。跑步时,孩子们必须换上白短袖和藏蓝短裤的“体操服”,
穿得就像过夏天一样,有些不喜欢穿袜子的孩子,甚至还赤着脚。200米一圈的操场,1
-2年级的孩子得绕着跑10圈,5-6年级的孩子得努力达到20圈。
运动塑造孩子完整人格
为什么这么多国家的老师、家长都坚持让孩子吃这份苦头呢?
因为这种经历能给孩子光靠学习,或发展很多才艺都得不到的完整人格。
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坚持用“野兽计划”训练学生,数据表明,成功通过“野兽计划”的学生,
后来大部分都有极为成功的事业、美满的家庭。
是哪些特质在发挥作用呢?宾夕法尼亚大学知名心理学教授安吉拉·达科沃斯做了深入的调查后,
总结为这三大方面:
?能够忍受时间和欲望的煎熬,善于控制情绪。
?不抱怨现状,不畏惧失败,竭尽所能,直到成功。
?目标清晰,专注力强,责任心重。
而运动,也是从这三个维度,不断锤炼孩子的内心
一、运动,给孩子处理挫折的机会
现在的孩子,几乎就是在蜜罐子里生活着。衣食无忧、玩具成堆、随心所欲,还能到处旅游。一间大房子,
一块绿草地,屋里电灯电话电视,室外绿树鲜花,在家中这个小环境中,哪有什么苦能让孩子吃?
在这种环境中,要想培养出能吃苦、有毅力的孩子,光靠父母的说教,还远远不够。
运动是最好的途径之一。除了让孩子身体上吃苦,运动最考验人的一点,还是“重复”——比如体操,
为了掌握一个高难度的体操动作,孩子们得一遍遍地重复枯燥的动作。
能扛得住这种枯燥的孩子,将来进入职场,也比别人更淡定踏实。
二、运动,告诉孩子真实的“生存法则”
运动场,其实就是微观的人生。不是努力就能获得好成绩的。更不是每一场比赛,都有绝对的“公平”,比如打分,裁判具有第一权力,我们或抱怨、或忍耐,也绝不能在教练做出指示和安排前,有任何表示不满的过激行为,因为我们得为接下来的比赛着想……这种“不公平”,布满在孩子将来的路上,运动的经历,给孩子讲清这些大道理。
运动有教会孩子们与人相处之道。比如柔道,教会孩子用积极的方式,避免让自己的身心受挫,
也教孩子学会自我约束,帮助自己和他人。
三、运动,给孩子前进的自信
诚如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在接受杨澜的访谈时,曾经说过的这样一段话:“有意无意当中,
体操对我的一些素质给了很多培训,包括怎么面对困难、怎么样能去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、
怎么样去树立一个目标、怎么样坚定自己的意志去实现这个目标。”
而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考虑,也要注重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。
体育特长在国际教育升学背景下,是一个重大加分项。在美国任何一所学校,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,
无论是贵族学校还是平民阶层,篮球明星永远都比学术全优生、奥数牛娃更受人欢迎。
常春藤学校挑学生的胃口越来越刁钻,却唯独对“通过体育特长进入藤校改换阶层”这条路大开方便之门,如果你是一个棒球队长,或者篮球俱乐部的leader,冰球明星防守,大学对你简直是囊中之物
今天,随着家长眼界越来越开阔,越来越多孩子从小发展自己的运动项目,但也容易走一些误区,下面给大家一些建议:
一、孩子感兴趣,而不是家长感兴趣
我的一个朋友,送女儿去学击剑,报班前,俱乐部的教练和管理者反复问了她女儿两次:
“你是不是真的有兴趣?而不是你妈妈感兴趣。”
这个问题很有意思。确实,如果孩子只是为了满足爸妈对某些体育项目的“向往”而接受训练,
训练的质量不会高到哪里去。对于青少年业余运动爱好者而言,自己感兴趣才是保证“坚持”的主要因素。
毕竟,在进入青少年时期,体育运动开始有了“残酷性”,不是玩玩就可以持续下来的。
但孩子的“三分钟热度”还是需要呵护的。关于训练的强度,教练有自己的看法:为了让孩子们维持住兴趣,
训练的量和频率都要科学安排,不要每天都训练。更不要每周都抽出一大段时间集中训练,如果训练太多,
会使得小运动员到20岁左右就停止发展,等于是提前发掘了潜力,导致未来的枯竭。
她女儿在过去两年参加了许多击剑比赛,期间既拿过全英青少年银牌,也在小组里就以1:5被淘汰,
有过自己背包随队去欧洲参加比赛的无助,也面临过比赛中伤到对手的内疚,就这样坚持下来了。
二、抛弃仪式感
不少父母是“设备控”——孩子一旦表示对某项运动的兴趣,二话不说,赶紧买最好的设备,找最好的老师,
结果因为花了钱,对孩子的要求也高了,脑子里有了一种“你不学出点成绩来,我这钱不是白花了吗”的想法,
反而被绑架了。其实,运动这种小习惯,从家里开始培养,就是极好的。
比如我有一个朋友,是个资深足球迷,有了孩子之后,把家里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腾了出来,
划出一个小小的球门区间,他跪坐在地上充当守门员,教孩子射点球。
等到孩子大了一点,他就带孩子到院子
里去踢球,设备还是很凑合——用一条长椅的椅腿,就当球门,这时的训练是传接球……
这样的游戏充满乐趣,父子俩也创造了很多回忆。
现在,他的儿子和他一样,是个超级大球迷。父子俩周末有空就结伴去踢球。
三、尽可能到户外去
室内运动诚然好,但户外运动往往更能给孩子陌生环境的挑战。英国民间机构“国民信托”2012年曾整理1700多名12岁左右孩子的“最喜欢的户外活动”,跑步、长途骑行、登山、山洞探险、野外夜行、
在大海里游泳、攀岩、骑马等运动,都在清单上。
这份清单给我们的提醒是,运动给孩子健康体魄,塑造孩子完整人格,但最根源的,是加深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。
所以,万不可让“比赛成绩”成为武术运动的第一目的,不然,武术就不再是武术,
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考试,培养出的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机器。
武汉弘盛搏击俱乐部
联系电话:027-85768911 13659810911
点击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sboji.com 欢迎转载
地址: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1511号香港路口化工大厦七楼